一個投機者的告白
Die Kunst über Geld nachzudenken by André Kostolany作者: 安德烈.科斯托蘭尼 (WIKI)
第一章金錢的魅力
- 從亞里斯多德、馬克斯到教宗約翰保祿二世,許多思想家不斷地探討一個問題,從道德上來看,追求金錢是合理且值得稱許的嗎?對於這個問題,不可能有客觀的評斷,因為每個人的價值觀和物質條件不同。聲稱追求金錢不道德的人,他們的動機多半不是期盼正義,而是出於忌妒。
- 還有一個具爭議性的問題,追求金錢是否為經濟進步的動力?錢是否真能讓人快樂?我不知道,但有一點可以肯定,假如沒有促成醫學進步的經濟發展,我今天不會坐在這裡,在九十三歲的高齡,還能寫第十三本書,這種狀況若我感覺非常幸福。
- 資本主義與社會主義的差別很容易解釋,就像一塊切得不平均的大蛋糕,和一塊切得大小均等的小蛋糕。
- 正像船王歐納西斯所言,大家不應跟在金錢後面跑,而是要面對金錢,這尤其適用於證券市場,大家不應該跟著上漲的股價指數後面跑,而是要面對下跌的股價指數。
- 億萬富翁也是石油大亨的保羅蓋提是當時美國最有錢的人,不過他卻因為要求客人到電話亭打付費電話而聞名。
- 過分執著於金錢的人,不會投資,因為他害怕失去錢的風險,這正是德國人的問題,他們崇拜神聖的德國馬克,所以讓幾十億的馬克躺在存摺上,而聯邦銀行過度吝嗇的貨幣政策,一直妨礙德國創造第二次經濟奇蹟。
- 利用幸運的商業點子成為富翁,目前除了比爾蓋茲之外,確實難再聯想到其他人的名字,憑著一個想法和正確的感覺,蓋茲成功地在三十歲前,成為美國最富有的人。
- 不過單憑想法還不夠,發明家的智慧還必須與商業頭腦結合,研製出可口可樂配方的藥劑師,在出售這個全球聞名的飲料配方時,只賺了幾美元。
- 我所擅長的領域只有一種-那就是投機。
- 我是投機人士,始終如一。
- 在長達八十年的證券交易經驗中,我至少學到一點,投機是種藝術,而不是科學。
- 有錢的人,可以投機,
- 錢少的人,不可以投機,
- 根本沒錢的人,必須投機。
歷史上的第一個投機行為,是埃及的約瑟夫法老所為。他從七個好年份和七個壞年份的夢中,做出正確的結論,在好年景時,他囤積大批糧食,好在壞年份時以高價投入市場。
- 追根究底只有德國人才會認真談論規規矩矩賺錢,法國人講贏錢(gagner I'argent),英國人說收割錢(to earn money),美國人說造錢(to make money)而匈牙利人則到處找錢。
- 經紀人就像是美國人對女人的看法,你不能和他們生活在一起,但離開他們,你又活不下去。
- 世界上最著名的投資者華倫巴菲特,透過投資成為全美國第二富有的人,盡管如此,大多數的投機人士仍然以為只有不斷買進賣出,才能賺大錢。
- 現在我持有五百多種不同的股票,也好幾年沒有賣掉任何一種股票,只不過繼續買進一些。
- 投機行徑就像一段危險的航海之行,航行在發財與破產之間,大家需要一艄遠航的船與一位聰明的舵手,這艄船是資金和耐心及堅強的神經,至於聰明的舵手,當然是經驗豐富,能獨立思考的人。
- 世上有三種人,工作的人、思考的人和無所事事的人,真正的投機家是思考的人,但很多人卻認為他們是不用工作的人。
- 任何學校都教不出投機家,他的工具,除了經驗外,還是經驗。
- 證券交易所就像是一間昏暗的房間,那些幾十年來一直待在屋子裡的人,肯定比不久前才進來的人,更熟悉這房間。
- 經濟學家只會計算,不會思考,他們的統計不僅錯誤,也發現不了數字背後隱藏的東西。
- 人類史上第一家證券交易所,出現在阿姆斯特丹。
- 在阿姆斯特丹富麗堂皇的宮殿裡,公司十七位創始股東圍坐在鋪著貴重錦緞的圓桌旁,像以前的統治者般頒佈法律。
- 今天的人不必像古代那樣一連幾個星期或是幾個月都等不到消息,現在這些訊息像從機關槍射出來似的,每分鐘有上百條。
- 有一個男子帶著狗在街上散步,像所有的狗一樣,這狗先跑到前面,在回到主人身邊,接著又跑到前面,看到自己跑的太遠,又再折回來,整個過程裡,狗就這樣反反覆覆,最後他倆同時抵達終點,男子悠閒地走了一公里,而狗跑來跑去,走了四公里。這男子就像是經濟,而狗則代表證券市場。
- 你看看證券交易所周遭,這裡的一切都取決於一件事,就看這裡的傻瓜比股票多,還是股票比傻瓜多。
- 經濟成長的障礙之一便是錯誤的稅賦政策,這會讓所有的成果盡皆遭殃。
- 支持金本位制的人相信,某種貨幣的品質取決於其守護者,即中央銀行存放在地下室裡的黃金儲備,這完全是胡說八道,其實一個國家的經濟實力和國家財政管理制度,才是構成貨幣強勢或劣勢的主因。
- 是政治、經濟影響了股市氣氛?還是金融市場的心理狀態影響了社會?歸根究柢這是個雞與蛋的問題。
- 股市指數走勢圖只是一堆毫無意義的數字綜合而成的訊號,股市的三千點門檻就和一千點門檻、二千點門檻一樣,不具有多大的意義。
- 貨幣對證券市場而言,就像氧氣之於呼吸,或汽油之於引擎一樣重要,沒有貨幣,即使未來形勢大好,世界充滿和平,經濟一片繁榮,行情也不會上漲,如果沒有剩餘的錢,就沒人買股票,我們可以說,貨幣是股票市場的靈丹妙藥。但是單靠貨幣,股票市場也不會起變化,還要加上另一個心理因素。
- 千萬記得,公司體質好壞,不是決定下跌或上漲的最重要理由,所有市場的漲跌,都是要需求強度或供給強度來決定的。
- 貨幣+心理=發展趨勢
- 資金是股市活水,通膨是股市興奮劑,所以利率高,在外面流通的資金就少,股市反而會像是死水,然而景氣好的時候,大部分資金都在其他市場,股市也會是死水,直到開發完成,如果鄭婦在控制通膨造成通縮,對股市爺不會有好的影響,因為沒有活水注入股市
- 通貨膨脹:只有與之對抗才有害。證券投資者最怕通膨,就像魔鬼怕聖水一樣。但通膨本身對股票交易並無負面影響;甚者,股票與其他有形資產一樣,必須靠通膨帶動。只有中央銀行為了消除通膨而採取的各項措施,才會對證券市場產生負面作用。
- 通膨雖是刺激證券交易的興奮劑,但通膨就像是加溫中的浴缸,坐在裡面很舒服,但必須小心隨著水溫加熱,水也會燙傷人。
- 如果經濟處於衰退或停滯,中央銀行就會降低利率,令企業以較優惠的方式貸款,此時企業負責人會計劃新的投資,同樣的,消費者消費意願就高了。但實際上情況卻 是由於經濟衰退,企業主看不到需求,也就減緩投資計畫,在這樣的環境下,連消費者也害怕失去工作,因此盡量減少支出和負債。
- 降低利率,但企業主看不到需求,消費者減少支出,新的資金並不會且沒有用於投資或消費,而是流入股票市場,這種情況出現後, 證交所的指數上漲或大漲,儘管來自經濟面的消息仍然很糟,而且企業獲利或紅利下降。這一過程可能會持續一年多的時間。
- 經紀發展速度適當,央行便不會馬上提高利率,而讓利率維持低水準,以免影響經濟成長。此階段,直接投資與消費也不會佔據全部資金,流動資金仍可以繼續用於證券市場,這時,基本面看好,引起投資人遐想,讓行情迅速看漲。
- 而當基本面一片看好,指數迅速上揚的情形下,通膨開始產生,而央行為免通膨失去控制,不得不大幅度提高利率。但提高利率對於股市會是負面的消息,而且通常在業界消息仍然有利時,大部分的股票就開始下跌了。
- 輕微的通貨膨脹總是比最小的通貨緊縮要來得好。通貨膨脹在某種程度上是輕微的毒藥,只要在掌控中就沒有危險,經濟受輕度影響,就如同尼古丁和酒精之於人類一樣。
第七章證券交易心理學
- 固執的投資者須具備四種要素:金錢、想法、耐心還有運氣,當然普魯士陸軍元帥Von Moltke曾把這四點視作為作戰勝利不可缺的四要素。
- 從兩次慘痛的經歷中,我得出肯定的結論,絕對不要借錢買股票。
- 我非常贊同愛因斯坦說過的話︰「想像力比知識更重要!」
- 我為證券市場發明了一個獨一無二的數學公式︰2x2=5-1
- 投資保險組合在年輕的基金經理人間流行,我認為這完全是一派胡言,就好像有人在電影院裡大喊失火了,於是所有人都衝向唯一的逃生出口,結果雖然實際上連一根火柴都沒有點著,卻出現了一大堆傷亡人士。
- 一位生活在美國的歐洲人向紐約的朋友抱怨︰「想冬天太冷,夏天太熱,春天和秋天氣候也不宜人!」
- 「你們歐洲不是也有四季嗎?」他的朋友問他
- 「當然!」他回答說︰「但不是在同一天!」
- 如果人們更仔細地觀察股票市場,就不會出現所謂的「股市心理學」這個名詞,因為股市本身就是心理學。股票市場也有漲跌的循環,群眾的心理狀態便是引發股市行情變化的最重要推動的。
- 為了擺脫群眾心理的影響,投資人必須勤加練習,對事情抱持懷疑態度,而且要有喜歡挖苦人的性格,再加上一點自負。雖然這樣的特質不是一個很完美的個性,但卻有益於保持個人獨立的思考,同時也是成功投資的必備條件。所以說,在股市中能成功獲利的人只是少數,大部分的人都是股市輸家。
- 以股市上漲的波段來說明,在第一階段的股價盤整時期,行情會跌至一定的程度,修正到一個合理且符合現實狀況的價位。在第二階段的順勢波動時期,行情會隨著重大消息而漲跌,在此階段進行到某一個時間點後,另一個新的利多消息會將股市循環自動帶入第三階段--急速擴張時期。
- 在第三階段,價位會一小時又一小時地往上攀升,而且,行情和投資氣氛不斷地競相飆漲,持續上升的行情激勵投資人的投資意願,如此熱絡的投資氣氛像是沒有限度地高漲,這股力量又將股市行情推向更高點,此時股市已不具任何實質意義,這不過是一大群股票族歇斯底里地跟進股市的結果。
- 在行情上漲時的第一階段,應該繼續加碼,因為股票走熱已經過了相對低點。第二階段中,投資人則應作個觀察者,消極地跟隨行情起伏,並作好心理建設,準備在進入第三個階段後,從過熱的股市氣氛中退出,獲利了結。
- 會影響股市行情的是投資大眾對重大事情的反應,而非重大事件本身。
- 股市中、短期的漲跌90%受心理因素影響;利率對股票市場的影響要過一段時間後才會顯現,也就是「股市的中期走勢」;基本面是左右股市長期表現的關鍵。
- T(趨勢)= G(資金)+ P(心理)
- 崩盤通常以暴漲為前導
- 而暴漲都以崩盤做收尾
- 對毫無價值的東西進行不明智的賭博,正預示著經濟榮景的結束。
- 一九二九年美國股市大崩盤,123,884名從前開著凱迪拉克轎車出入華爾街的投資者不得不被迫改為徒步,173,397位已婚男子,不得不離開他們如今已無力供養的情婦,鑄幣廠為以前從未搭過地鐵的人,發行了111,385,248枚硬幣。
第九章逆向是成功的要素
判斷市場處於哪個階段:
- 出現不利消息時,市場並沒有下跌,就是市場出現超賣,行情已接近最低點的徵兆。
- 市場對有利消息不再有反應,就是超買和行情按時處在最高點的信號。
- 如果行情下跌時,某一段時間裡成交量很大,這表示有大量股票從猶豫的投資者手哩,轉移到固執的投資者手裡
- 如果成量增加,行情仍然繼續下跌時,就是已經接近下一次上漲起點的信號。
- 當成交量小,且指數還繼續下跌時,就表示市場前景堪慮。股票還掌握在猶豫的投資者手裡。
- 當成交量越來越大,股票還不斷看漲時,也是前景堪慮,位已經進入過熱階段。
- 當成交量小時,如果指數看漲,這種情形就非常有利。
當朋友們只能滿足於一杯咖啡時,香檳和魚子醬也不能帶給我樂趣,我不敢快樂,也快樂不起來,我覺得心情比以前更糟。
匈牙利作家Franz Molnar對投機人士下了一個貼切的定義︰「一個為自己挖墓,卻讓別人掉進去的人」
匈牙利作家Franz Molnar對投機人士下了一個貼切的定義︰「一個為自己挖墓,卻讓別人掉進去的人」
- 我們判斷時應該把過去幾個月、幾年中成交量之發展納入考量,
- 如果一段長時間內的行情,成交量不斷成長,我們就可以揣測,有大量的股票從固執投資人的手上,轉到了猶豫不決投資人那兒,成交量愈高,轉手的愈多。
- 價格飆升之時,會買的唯搖擺不定之人,固執投資人賣掉之前價格下跌時,他們堆在保險庫中的貨物,而且只在行情上漲時才會賣出。這種波動會一直持續下去,直至大量有價證券,再度回到猶豫的人的手中,然後他們等待著,其他猶豫投資人繼續買下他們手上的有價證券。
- 猶豫的投資人,雖然希望以較高的價格出售他們的股票,但如果缺乏更多的人跟進,股票價格就會下跌,賣不到好價錢,他們只好降價求售,接著,一個新的、慢半拍的買家階層就可能登場,尤其是政府受發行鈔票銀行之協助,透過不同管道稅賦政策及其他一,資金持續注入經濟活動中,金額超過工業和經濟發展所需,資金就會從大浴缸有更多水溢出,流入小浴缸中。
- 如果成交量持續增加,價格仍舊下跌,猶豫的投資人就會以低價全部出清手中持股,股票從猶豫投資人的手上,再度轉回固執投資人手中,再次抵達固執投資人的保險庫,直到日後市場上的價格上揚為止,然後向上運動重新開始。
- 行情上漲而成交金額卻小,是好事一樁,因為行情雖然延後,但固執投資人保險庫中的大量股票尚未出籠呢!
- 成交額小幅倒退肯定不妙,表示接下來還會再跌;
- 大幅倒退是好現象,成交金額縮得愈快愈急,代表有價證券大量落入堅強的人手中。
- 成交金額大而行情上漲就不太妙了,因為買股票的都是那些虛弱的人。成交金額愈大,對市場就愈不利,因為會有更多投資人加入,事情只會更糟。
- 經常有人問我,我的訊息是從何而來,我的回答很簡單,其實,我不尋找訊息,而是發現訊息。
- 股價永遠不會等於公司實際價值,否則就不會有證券交易所了。
- 許多分析家和經紀人在評價有價證券時,將之區分成投機型與保守型,我認為這種區分過於膚淺,甚至是錯誤的,重點不在大家投資股票的價值,而是投資的數量。
- 如果一個小人物用超過自己資產的金額,也就是透過融資購買「最安全的」標準股,才是非常危險的投機,大家必須時刻牢記,投機型和保守型的差別,只是比例上的問題。
- 很多人用線形圖表尋找績優股,經常有人問我,如何看待此事,我的回答早就準備好了,「閱讀圖表是徒勞之事」
- 法國哲學家Joseph Joubert所說的:「誰要關心未來,就必須懷著敬畏之心接受過去。」
第十二章用別人的錢交易的投機者
- 用第三者的錢交易的投機者,無論是基金經理、私人銀行,還是投資顧問,都必須正直、有責任感、經驗豐富,像固執的投資者那樣的擁有四種要素。
- 經驗是投機者最好的學校,一個懂得很多的笨蛋,比無知者還要加倍的愚蠢。
- 我看到反駁馬克思主義的最好方式,透過少量的資本投資,每位公民都變成一名小資本家,散戶築成反對共產主義的最好的堡壘,令一般民眾實踐了民主、自由的資本主義,因此,西方政府非常贊成發展投資行業。
- 避險基金:看名稱就知道是騙局
- 投資顧問:他們的快樂就是客戶的痛苦
- 所有經紀人和銀行的投資顧問,都處在和客戶的利益衝突中,他們只有在成交時才能賺錢,這點對客戶而言,相當不利。
- 財產管理人:基金經理中的裁縫
- 認真負責的財產管理人沒有經紀人和投資顧問的利益衝突問題,他們的收入主要來自他們為客戶取得的利潤。
十律
- 有主見,三思後再決定,是否應該買進,如果是,在哪裡,什麼行業,那個國家?
- 要有足夠的資金,以免遭受壓力。
- 要有耐心,因為任何事情都不可預期,發展方向都和大家想像的不同。
- 如果相信自己的判斷,便必須堅定不移。
- 要靈活,並時刻思考到想法中可能的錯誤。
- 如果看到出現新的局面,應該賣出。
- 不時察看購買的股票清單,並檢查現在還可買進哪些股票。
- 只有看到遠大的發展前景時,才可買進。
- 考慮所有風險,甚至是不可能出現的風險,也就是說,要時刻想到意想不到的因素。
- 即使自己是對的,也要保持謙遜。
- 不要跟著建議跑,不要想能聽到祕密訊息。
- 不要相信賣主知道他們為什麼要賣,或買主知道自己為什麼要買,也就是說,不要相信他們比自己知道的多。
- 不要想把賠掉的再賺回來。
- 不要考慮過去的指數。
- 不要躺在有價證券上睡大覺,不要因為期望達到更佳的指數,而忘掉他們,也就是說,不要不做決定。
- 不要不斷觀察變化細微的指數,不要對任何風吹草動做出反應。
- 不要在剛剛賺錢或賠錢時做最後結論。
- 不要只想獲利就賣掉股票。
- 不要在情緒上受政治好惡的影響。
- 獲利時,不要過分自負。
- 在證券市場,升跌是分不開的夥伴,如果分不清下跌的終點,就看不出上升的起點。同樣道理,如果分不清上升的終點,也就不能預測到下跌的起點。

每一次市場大升大跌都由三個階段組成:(股市行情循環三個階段)
- 修正階段。(股價盤整時期)
- 調整或相隨階段。(順勢波動時期)
- 過熱階段。(急速擴張時期)
根據「科斯托蘭尼雞蛋」理論逆向操作,在下跌的過熱階段買進,即使價格繼續下挫,也不必害怕,在上漲的修正階段繼續買進,在上漲的相隨階段,只觀察,被動隨行情波動,到了上漲的過熱階段,投資者普遍亢奮時,退出市場。
- Al=修正階段(成交量小,股票持有人數量很少)。
- A2=相隨階段(成交量和股票持有人數量增加)。
- A3=過熱階段(成交量異常活躍,股票持有人數量大,在X點達到最高)。
- Bl=修正階段(成交量小,股票持有人數量逐漸減少)。
- B2=相隨階段(成交量增加,股票持有人數量繼續減少)。
- B3=過熱階段(成交量很大,股票持有人數量少,在Y點達到最低)。
- 在Al和B3階段時,購買股票。
- 在A2階段,等待和保留股票。
- 在A3和Bl階段,售出股票。
- 在B2階段,等待和保留現金。
- 一、出現許多不利的消息時,股市卻未再下跌。這表示市場出現超賣,行情接近最低點
- 因為股票已經到了固執投資者的手中,短線消息不再影響他們的行動。他們對不利消息不感興趣。他們有自己的想法,相信會出現更好的時機,他們手中的股票都已付清,有耐心等待更有利的消息。
- 二、市場持續有好消息,但股市卻沒有太多反應,這是市場超買,股市(暫時)處在最高點的信號
- 因為此時猶豫的投資者手上滿滿股票,儘管有利多消息,他們已經無法再買進,而固執投資者卻不想進場。固執的投資者雖然有現金,但在這樣的行情下卻不想買進。
- 三、指數下跌,成交量小,表示市場前景堪慮
- 股票還掌握在猶豫不投資者手裡,因為猶豫的投資者在等待股市恢復元氣時,要賣出股票,但若行情持續下跌,他們可能忽然恐懼起來,把所有股票低價賣出。
- 四、指數下跌,但某一段時間成交量忽然變大,這是行情接近低點的訊號
- 股票下跌一段時間,忽然有大量,表示股票從猶豫投資者手中,轉向固執投資者手中。通常這是大眾恐慌性拋售股票,把好股票便宜賣出的時候,而固執投資者卻開始進場撿便宜,往往這就是股市接近低點。
- 如果行情(股價)下跌時,某一段時間裡成交量很大,這表示有大量股票從猶豫的投資者手裡,轉移到固執的投資者手裡。
- 備註 : 甚至可能發展成猶豫的投資者賣光了所有的股票,這時股票正躺在固執的投資者的保險櫃裡。直到後來,指數上漲時,這些股票才會從保險櫃裡露出來。
- 五、成交量小,指數持續上漲,股市持續看好
- 這屬於上漲跟隨期,大部分股票還在固執投資者的手中。
- 當成交量小時,如果指數看漲,這種情形就非常有利。
- 雖然交易者會聲稱這種市場狀況無足輕重。因為經紀人指對大筆佣金感興趣,所以他們認為成交量小的股票市場沒意義。
- 然而,事實是股票還一直掌握在固執的投資者手裏,並沒有轉移到猶豫的投資者手中,所以指數肯定還會繼續看漲,也會吸引猶豫的投資者,而固執的投資者就等著把股票賣給猶豫的投資者。
- 六、股市上漲,成交量越來越大,股票還不斷看漲時,股市前景堪慮
- 這表示股市進入上漲過熱期,通常此時媒體氣氛非常樂觀,不懂股票的人也開始買進股票,這也是牛市結束的階段了。 因為成交量愈大,表示股票市場愈容易受傷,因為這時證券市場剛好進入上漲的第三階段。
- 七、如果成交量增加,行情(股價)仍然繼續下跌時,就是已經接近下一次上漲起點的信號。
- 備註 : 但多數情況下,指數此時處在不合理的低點,這種局面應歸咎於大眾的歇斯底里和股票持有人的普票拋售。
- 這是行情過度下跌中的第三個階段,在這個階段,猶豫不決的投資者會把所有股票賣掉, 甚至包括原先留下來最好的、最抗跌的股票。
科斯托蘭尼說,想要在股市中成功,必須要成為固執投資者,而且必須要逆向操作。但是要做到與多數人行為相反,其實非常不容易,必須要冷靜、不理會大眾的歇斯底里,還要有強悍的神經。一旦認定自己的判斷,就必須堅持到底,不能受市場氣氛干擾。
一個投機者的告白之金錢遊戲
你是天生的投機者嗎?
在進入「股匯市的迷藏」之前,請先測試你自己的股性,看看你是專家級的作手,還是有前途的好手、有潛力的新手、或是有待努力的外行生手。《一個投機者的告白》之金錢遊戲。
一、股市使你想到哪種遊戲?
在進入「股匯市的迷藏」之前,請先測試你自己的股性,看看你是專家級的作手,還是有前途的好手、有潛力的新手、或是有待努力的外行生手。《一個投機者的告白》之金錢遊戲。
一、股市使你想到哪種遊戲?
- 國際象棋
- 斯卡特(德國三人玩的牌戲)
- 足球彩票
- 輪盤賭
- 跑馬賽
一、股票族必須適應隨時改變的情勢,推論並下決定,就像打牌的人要根據拿到的牌來遊戲。股市情況對股票族可能可利或不利,就像分得的牌好壞不一一樣,一個好的票族就像好的打牌人一樣,會巧妙地擺脫逆境:牌好時贏得多,牌差時輸得少。
- 國際象棋 0分
- 斯卡特(德國三人玩的牌戲) 3分
- 足球彩票 1分
- 輪盤賭 0分
- 跑馬賽 2分
二、決定買進或賣出的關鍵是?
- 對股票的分析
- 對市場的分析
二、對所有證券有關鍵性影響的是股市發展的趨勢。最好的股票在整個股市下跌的時候也漲不起來(或上漲困難)。相反,整個行情看漲時,差的股票也會上漲,有時甚至比好股票漲得更多。
- 對股票的分析 1分
- 對市場的分析 3分
三、我以什麼標準評判自己買進的股票?
- 買入價
- 當天牌價
三、用多少錢買來一支股票是過去的事,無法幫助你判斷未來的發展趨勢。
- 買入價 0 分
- 當天牌價 3 分
四、買股票時重要的是:
- 選擇種類
- 時機
四、如果在錯誤的時機買賣,即便買賣對了股票你也會輸錢;如果在適當的時機買賣,那麼就算買賣錯了股票你也會賺錢。
- 選擇種類 1分
- 時機 3分
五、對短期股市趨勢的關鍵作用是:
- 一般經濟成長率
- 產業經濟成長率
- 利息
- 心理因素
- 市場的技術狀況
五、短期來看,經濟狀況對股票價格根本起不了任何作用,對利息和產業成長率的影響,也僅限於當部分投機者從中得出未來結論的時候。當買方的壓力比賣方大時,行情就上漲;反之亦然。市場的心理和技術狀況最直接、無障礙地影響買進和賣出。
- 一般經濟成長率 0分
- 產業經濟成長率 1分
- 利息 1分
- 心理因素 3分
- 市場的技術狀況 3分
六、對中期股市趨勢有關鍵性影響的是:
- 一般經濟成長率
- 產業經濟成長率
- 利息
- 心理因素
- 市場的技術狀況
六、利息。也就是說資本市場的流動資金,決定了供需兩方哪個應該更強,利息對債券市場有直接的影響:當債券的紅利小時,會有更多的資金流入股市。但這個利息的作用只有在一段時間後才在股市上被發現。
- 一般經濟成長率 0分
- 產業經濟成長率 1分
- 利息 3分
- 心理因素 2分
- 市場的技術狀況 2分
七、會對長期股市趨勢產生決定性影響的是:
- 一般經濟成長率
- 產業經濟成長率
- 利息
- 心理因素
- 市場的技術狀況
七、從長遠來看,心理因素在股市上是無關緊要。誰願意今天就預見到後天的恐懼、希望和偏見?一般的經濟成長率,特別是產業的經濟成長率,決定著一支股票的素質和未來的獲利。誰能預見各別產業許多年後的發展,誰就能從中得到愈多好處。
- 一般經濟成長率 2分
- 產業經濟成長率 3分
- 利息 1分
- 心理因素 0分
- 市場的技術狀況 1分
八、我何時會拋售股票?
- 小有利潤時便賣出
- 獲得大利時才賣出
- 不計得失
八、人們決定是否應該出售某種有價證券與(過去的)買進價根本沒有關係,而是取決於未來的發展,人們必須作出完全客觀的判斷。
- 小有利潤時便賣出 0分
- 獲得大利時才賣出 0分
- 不計得失 3分
九、我會在何時買進股票?
- 漲價時
- 跌價時
- 其他原因
九、個別股票的漲落並不代表未來,買進股票需要有其他的原因。
- 漲價時 0分
- 跌價時 0分
- 其他原因 3分
十、我會把低價賣出的股票用高價買回來嗎?
- 是
- 否
十、你的判斷必須是客觀的,與過去的買賣沒有關係。
- 是 3分
- 否 0分
十一、我也會買瀕臨破產公司的股票,就像會買狀態不好的債券一樣嗎?
- 是
- 否
十一、瀕臨破產公司的股票價格,所反映出的不佳狀態便是非常低的股價。如果最終沒有破產,股價會飛快上漲。「瀕臨破產」與「復甦」之間的區別,比「瀕臨破產」與「破產」之間的區別要大的多,狀態不好的債券與此是同樣的道理。
- 是 3分
- 否 0分
十二、行情在小成交額下攀升時,這對市場是:
- 有利
- 不利
十二、當行情下跌且成交額小時,買入的股票更保險,因為這些買主比只在行情上升時買股票的人,一定擁有更強的資本實力。相反的,當行情上升成交額變小時,您可出結論,股票會從資本實力強的手中轉交到資本實力弱的手中。
- 有利 3分
- 不利 0分
十三、市場行情雖有好消息但沒有立刻上漲時,我會利用這一機會:
- 買進
- 賣出
十三、趕緊拋出所有存貨,股市行情不漲是有道理的。
- 買進 0分
- 賣出 3分
十四、投資時重要的是:
- 節奏
- 計畫
十四、如果購買股票是為了長期資本投資,無論今天或明天,跌價或漲價是無所謂的。
- 節奏 0分
- 計畫 3分
十五、統計曲線圖對什麼有意義?
- 長期趨勢
- 短期趨勢
- 兩者都不是
十五、長期——這是股票族用幾十年驗證明的,請等待。
- 長期趨勢 2分
- 短期趨勢 0分
- 兩者都不是 0分
十六、股票族的思維過程與哪種人相似?
- 工程師
- 商人
- 律師
- 企業管理者
- 醫生
- 政治家
十六、像股票族一樣,醫生需要首先作出診斷,再由這個診斷產生進一步的思考。醫生和股票族在作出最後決定之前要先觀察事態,如果事後發現自己的決定朝著錯誤的方向發展,必須立刻改正。工程師或企業管理者的思維過程正好相反,是純數學的,他們決對不允許跟著感覺走。
- 工程師 0分
- 商人 1分
- 律師 2分
- 企業管理者 0分
- 醫生 3分
- 政治家 1分
十七、股票族兩種最好的特質是:
- 敏感
- 直覺
- 靈活
- 清醒
- 想像力
- 攻擊性
十七、直覺其實是下意識的邏輯加想像力。全靠想像力行事會太危險,靈活性也同樣的重要,股票族出錯的時候必須立即修正。只有一直吃同一堆草的牛才最執著。
- 敏感 2分
- 直覺 3分
- 靈活 3分
- 清醒 1分
- 想像力 2分
- 攻擊性 0分
十八、股票族兩種最壞的特質是:
- 固執
- 猶豫不決
- 膽子過大
- 沒耐心
- 吹毛求疵
- 跟著感覺走
十八、正如靈活性是最好的性格,固執和猶豫不決是最壞的,會給股票族帶來很大的損失。
- 固執 3分
- 猶豫不決 3分
- 膽子過大 0分
- 沒耐心 2分
- 吹毛求疵 0分
- 跟著感覺走 2分
十九、對股票族來說,什麼最危險?
- 客觀地接受資訊
- 錯誤的資訊
- 對錯誤資訊的錯誤評判
- 對正確資訊的錯誤評判
十九、錯誤的資訊並不會比對正確資訊的錯誤評判更危險。得到錯誤資訊的股票族在思考時會很慎重。對正確資訊的錯誤評判是一種錯誤思考的結果,而且是決定性的思考,但對錯誤資訊的錯誤評判倒會引致一個好的結果。
- 客觀地接受資訊 1分
- 錯誤的資訊 2分
- 對錯誤資訊的錯誤評判 0分
- 對正確資訊的錯誤評判 3分
二十、炒股遊戲和投機的區別在哪裡?
- 有價證券的素質
- 節省時間
- 相對的數量
- 思考的方法
二十、投機者在客觀判斷決定買或賣,他相信自己的股票會出於某種原因漲或跌。反之,對業餘者賣出股票是因為想獲利,不考慮這支股票是否還有機會上漲,他看到的只是獲利或損失。
- 有價證券的素質 0分
- 節省時間 0分
- 相對的數量 0分
- 思考的方法 3分
二十一、一般情況提高稅收後股市會上漲嗎?
- 會
- 不會
二十一、政府提高稅收時,能在貨幣市場上更自由地交易。低利息造成多流通,對股市有利。
- 會 3分
- 不會 0分
二十二、股票會在經濟衰退時升值嗎?
- 會
- 不會
二十二、會;70年代末的股市發展就是一個例子。儘管失業率上升,股市還是修正過來了。也許正是出於這個原因,當時政府雖然貢獻不多,但還是加了點油。
- 會 3分
- 不會 0分
二十三、由最大的公司一致推薦的股票,我將:
- 買進
- 審查
- 賣出
- 不買
二十三、小心— —這個金融集團要拋出某種股票。
- 買進 0分
- 審查 1分
- 賣出 1分
- 不買 3分
二十四、從短期來看,大金融機構經理人的行為對我來說的意義為何?
- 大
- 小
- 無意義
二十四、這些經理人投入數額這麼大的生意,會嚴重影響行情,但只在短期內有效。
- 大 2分
- 小 0分
- 無意義 0分
二十五、內線人士推薦他們公司的股票,我認為:
- 很值得重視
- 不怎麼值得重視
- 根本不值的重視
二十五、內線人士雖瞭解他們的公司,但資本市場的發展與其無關。他們又絕少誠實,所以憑經驗也知道要對知情人士的建議採取反向的操作。
- 很值得重視 0分
- 不怎麼值得重視 0分
- 根本不值的重視 3分
二十六、對於長年有經驗但無成就的股票族的意見,我認為:
- 很重要
- 不怎麼重要
- 根本不重要
二十六、成就並不是衡量專家智慧和專業知識的尺度,他能夠很精準地判斷股市的發展趨勢和某種股票的機會。但為自己,他未能得利,通常是因為猶豫不決、前怕狼後怕虎、緊張或沒耐心,而且不夠堅信自己的觀點。
- 很重要 2分
- 不怎麼重要 0分
- 根本不重要 0分
二十七、國家政治對股市的影響:
- 大
- 小
- 毫無影響
二十七、利息和稅收政策是政府的事,政治潮流(左或右)影響投資者的心理和企業的未來。
- 大 3分
- 小 0分
- 毫無影響 0分
二十八、一旦作出決定之後,我將:
- 立即行動
- 再考慮一遍
二十八、經驗告訴我們:閃電般的決定經常是最好的。
- 立即行動 3分
- 再考慮一遍 0分
二十九、國際政治對股市的影響如何?
- 大
- 毫無影響
二十九、國際時事(緊張或緩和)直接影響公眾的心理,國際發展影響整個行業、國家收支平衡、貿易合約等。
- 大 3分
- 毫無影響 0分
三十、人們能贏回輸掉的錢嗎?
- 根本不會
- 有時有可能
三十、輸掉了就是輸掉了。新的生意帶來新的獲利,但與過去沒有關係。
- 根本不會 3分
- 有時有可能 0分
三十一、總能在最低價時買進、又在最高價時賣出的投機者是:
- 消息最靈通的人
- 有經驗的老專家
- 騙子
- 幸運者
三十一、最幸運的人不可能總在最高價時賣出,在最低價時買進。
- 消息最靈通的人 0分
- 有經驗的老專家 0分
- 騙子 3分
- 幸運者 0分
三十二、我研究股票交易行情表的頻率是:
- 每天
- 每週
- 每月
三十二、你當然必須掌握資訊,但是每天關注股市行情表的曲線會有害思考,這個行情表會讓冷血的投機者陷入緊張。
- 每天 1分
- 每週 3分
- 每月 2分
三十三、投機和投資的區別是什麼?
- 有價證券的素質
- 時間長度
- 相對數量(對財富的衡量)
- 思考的方式
三十三、所謂投機價值高的股票,對於投入很少的富有投資人來說,只相當於風險投資。反之,小投資者為了買一種絕對保險的股票而大舉借時,這卻是要命的投資。
- 有價證券的素質 2分
- 時間長度 0分
- 相對數量(對財富的衡量)3分
- 思考的方式 0分
三十四、對已經成為過去的事件進行分析重要嗎?
- 是
- 有一點
- 不
三十四、如果說人們無法預見即將發生的事情,那麼至少該對過去有正確的瞭解,這可以豐富經驗,並使未來的思考更輕鬆。
- 是 3分
- 有一點 0分
- 不 0分
三十五、投機者可以在什麼時候結算?
- 在每筆交易後
- 每月
- 每年
- 永遠不
三十五、只要您還在股市上交易,那麼贏來的錢就只是借來的錢。股市是一個殘忍的高利貸剝削者,你經常必須把借來的錢加上高利息還回去。一個投機者永遠不許結帳。
- 在每筆交易後 0分
- 每月 0分
- 每年 0分
- 永遠不 3分
三十六、股市爆跌後,所有的徵兆都預示著新的轉機,會購買何種股票?
- 股價穩定未變的
- 跌得較少的
- 跌的較多的
- 暴跌的
三十六、股價能穩定不變,肯定有我們不知道的原因。暴跌而瀕臨零價值的證券,你也可以購買。
- 股價穩定未變的 3分
- 跌得較少的 0分
- 跌的較多的 0分
- 暴跌的 2分
三十七、世界上最大的電腦生產商IBM狀告Control Data公司壟斷經營,這對誰有利?
- IBM
- Control Data
- 兩者都不
三十七、大的壟斷公司控告一家小得多的公司,是對小司的讚賞,對方肯定非常優秀。
- IBM 0分
- Control Data 1分
- 兩者都不 0分
三十八、在北海油田獲暴利的公司中,我看好:
- 大的國際石油集團
- 只在北海活動的公司
三十八、對大公司來說,開採北海油田的意義很小。
- 大的國際石油集團 0分
- 只在北海活動的公司 1分 科斯托蘭尼的評論
總結:
- .高於85分:專家作手
- 你已經在股市上經驗豐富,並瞭解股市的所有詭計和陷阱。不只如此:你對成敗也有細緻的分析,並得出正確結論。股市行情不按經濟發展變化時,你不會感到驚訝。
- .65~85分:有前途的好手
- 你能夠正確判斷事態和趨勢,但缺乏經驗。你也許已獲致很大成就,但尚未經歷足夠的失敗,才能在驚慌中不失去理智。在成為專家之前,還必須通過幾場考驗,體驗失敗的痛苦。
- .26~60分:有潛力的新手
- 你對事態的觀點還太過持平,在失望之餘仍不知道自己是被哪一欄杆絆倒的。股市新手還無法理解,雖然邏輯總是最終取勝,但股市有自已的邏輯,所以當事態不像你所想像的那樣時,不要指責交易所的投機商,而是要從中學習,也許不久勝利就會向你招手。
- .25分或低於25分:外行生手
- 你對股市的動態是完全錯誤的想像,思考太實際、太數學、太直接,太少讓自己跟著想像力走。金融投機其實不是科學,而是一種藝術,如果你缺乏股市藝術天份,那麼一些簡單的投資,例如債券或存摺會更適合你。
- 人們因巧合做出最幸運的蠢事。
- 有次我坐在兩個經紀人之間,一個抱怨今天沒有做成生意,另一個為了一大筆佣金笑顏逐開。「那是幸運多於理智。」第一個說。另一個回答道:「上帝給我幸運多,理智少。」
- 有時我能從金融規則或法律條文的錯誤用詞或印刷錯誤中牟得大利。
- 我們有時會被錯誤的意念引入歧途,以致一生停留在錯誤中永遠無法認識真相。
- 許多人對股市的變化感到驚訝,那是因為他們還不認識股市。
- 股市上有用的詞是:也許、但願、可能、會、儘管、雖然、我想、我認為、但是、大概,這樣看來…,所有人們想的和說的都是有條件的。
- 債務人找到好的債權人,比債權人找到好的債務人更重要。
- 當今金融市場的最大危險是,太多的錢掌握在不懂行情的人手裡。
- 銀行家必須像所羅門一樣智慧,像亞里斯多德一樣聰明,像參孫(Samson,聖經中孔武有力的人)一樣強壯,並像梅圖薩勒姆(Methusalem)一樣老。
- 懷裡只剩兩分錢的貴族還是樂觀者,擁有滿滿保險櫃財富的小人物還是悲觀者。
- 人們有時真應該用法國財政部長澳里爾(Vineent Auriol)曾說過的話:「我關閉銀行,把銀行家關起來!」經常有投資顧問說「我擔保…」但誰為他們擔保呢?
- 誰是最完美的投機份子?那些每到一個新地方先問:「孩子們,這裡什麼是被禁止的?」的人。
- 當銀行家對一項建議說「不」的時候,他是想說「也許」;當他說「也許」的時候,他是想說「是」;但如果他立刻回答說「是」,他就不是好的銀行家。當投機者對一項建議說「是」的時候,他是想說「也許」;當他說「也許」的時候,他是想說「不」;而如果他馬上回答說「不」,那麼他就不是一個真正的投機者。
- 人們議論富有的笨蛋總像議論一個富人,而議論窮人則像議論一個笨蛋。
- 富有是比相同環境中的其他人更有錢。
- 工程師在工作時不許受酒精影響,而對投機者來說這卻是優點,因為它能解除某些障礙。在股市上、生活中和專欄裡,我經常有正確的答案,只是必須找到對應的正確問題。
- 古老的股市真理:行情不能繼續上漲時,就必須跌。
- 德國人無法適應金錢的陰謀,這個浪漫者、哲學家、音樂家的民族,在與金錢相關的事物中並不浪漫,而且失去全部哲理,尤其是想像力。
- 所有今天的行情在1%或2%之間的有價證券--破產的股票、陷入困境的國家債券--都有一個很大的優點:極適合做牆上的裝飾品。
- 人們經常稱我為「股市專家」,這個讚譽我不接受,因為我知道今天是什麼、昨天曾是什麼。但這就已經很多了,因為大多數專家連這一點都不知道。他們還不知道,多數情況下是行情製造新聞,新聞被傳播出去,而不是新聞製造行情。
- 也懂笨蛋語言的股市投機者是智慧的。
- 通常在政治和經濟中有害的不是獨裁體制,而是獨裁者。
- 人不必富有,但要獨立。
- 如果強盜懶惰而笨蛋少說話,經濟生活將多麼美好啊。
- 在股市中常常要閉上眼睛才能看得更清楚。
- 對投機者來說,反覆思索而不採取行動,比不加思索而採取行動好。
- 任何投機者都經歷過「突發性的轉折時刻」,若不充分利用,便不會再有新的機會,所以我的建議是:出擊!
- 我們這些老投機者最大的不幸是:累積了經驗,卻失去勇氣。
- 我寧願贊同多數股市同行的意見,也不願意與他們爭論。
- 純粹的投機者只購買他認為能賺三倍或四倍的證券,也有可能是十倍(我有許多這樣的經歷)。
- 如果商人以100%的利潤賣出商品,被稱為欺騙;但股市投機者以雙倍價格賣出股票,卻很平常。
- 如果沒有蠢人,股市會怎樣?如果有一台超級電腦什麼都知道,股市又會怎樣?我對這兩個問題的回答是:「那就不是股市了。」
- 以前人們說,一個人失去了理智和他最後的一萬盾;我則說,今天德國的儲蓄人用他的第一個一萬馬克失去了理智。
- 有一類股市專家,沒有足夠定力的人不許與他們交談,因為他們所說得一切只會產生消極影響。
- 對投機者最大的打擊是,儘管他事先預感到一個大錯誤,但還是做了。這種情況幾乎不曾中斷,因為他老是受別人影響。
- 人們不應該用眼睛關注事態發展,而是用頭腦。
- 德語中有個滑稽的詞兒:「證書商人」(Diplmokaufmann)。對我來說,商人的證書是他的收支平衡表。
- 德語中一個不可思議的名詞:「銀行商人」(Bankkaufmann),這是語意學上的突變,因為非銀行家,即商人,兩者在生產上的立場是完全對立的,銀行家收取利息,愈高愈好;商人付利息,愈低愈好;銀行家關注的是投資的安全性,商人關注的是想像力。
- 視覺商人和超視覺商人的差別,前者買賣所有看得到的東西:商品、房地產、折舊資產等;超視覺商人只買賣其他人沒看見的東西。機智的股市投機者也屬於這一類,他們買賣股票、有價證券,他們的機遇其他人都看不見。
- 在高度繁榮中,特別是在通貨膨脹迴光返照的繁榮中,人們開始一定要冷靜,然後聰明,最後智慧。
- 人們經常談到銀行危機。這令我聯想到最近的威尼斯之行,這個季節馬庫斯廣場每個晚上都被海水淹沒,但第二天早上卻看不到任何水位的痕跡。有些銀行的財務數字也是有一段時間「泡在水裡」,過一段時間又恢復過來,甚至可以付更高的紅利,那時便沒有人再談論銀行危機,過往的一切都被遺忘。這種現象我在過去的五十年裡經歷了幾次。「倒閉」一詞雖然因銀行而生,但現在銀行是不可能倒閉。因為這個世界不僅有一個社會網,還有貸款網,每個債權人都是另一個債權人的債務人,而另一個債權人也是債務人。如果債務人不付款,那麼他可以享受延期償付,這個邏輯對鎖鏈中的其他債務人同樣有效。
- 在過去的混亂年代,很多唯利是圖的人把事情搞得更亂,更方便他混水摸魚。
- 遊戲是一種激情,有享受也有痛苦。一個遊戲者最大的享受就是:贏。第二享受是:輸。遊戲者最大的興趣是贏和輸間的差距。沒有輸贏,就沒有差距,也就沒有享受。
- 莫里哀曾寫道:知道太多的傻瓜比無知者還愚蠢兩倍。這個說法也適用於股市。
- 誠實的債務人使繼承人失望,卻永遠不會令債權人失望。
- 人們不能跟著趨勢跑,必須面向它。
- 投機者生活的五分之一是股市,賭徒則是五分之四。
- 不能完全擁有知識的人,只能擁有一半的知識,而他的一切都取決於是用這一半的知識做些什麼。
- 假如經濟新聞不存在,人們也不用去發現它。
- 老經驗的股票族能夠失去一切,但不會失去經驗。
- 克里蒙梭曾說過:戰爭是一件嚴肅的事,不能將之交給軍隊。今天人們也可以說:經濟是一件嚴肅的事,不能將之留給教授和經濟學者。
- 股市中最危險的是意外,只有極少的股票族能保持鎮靜和客觀。股市產生危機的原因多半不是因客觀的思考,而是大眾的情緒反應。一個很小的問題,卻可能像野火般蔓延。
- 股市中的大眾心理反應,像是劇院裡有一個人打哈欠,其他人馬上跟著張嘴打哈欠;一個人咳嗽,立刻一片咳嗽聲。
- 如果買基金有很大的收入時,就表示上升漲的第三週期馬上就要結束。
- 許多資本家把三分之一的生命用於創造資本,另外的三分之一用來保本,最後的三分之一則思考如何傳給繼承人。
- 記者和投機者有同樣的工作原素:新聞和事件。記者負責描寫,投機者則進行押注。
- 通貨膨脹是民主的代價,或者說是執政者蠱惑民心的代價。因為沒有哪個議會敢針對通貨膨脹實行嚴格的措施。
- 每個股票經紀人都受畸形的智慧之苦。甚至最智慧、最誠實、最負責任的經紀人也被買賣合約和回扣腐化了。
- 國家破產?銀行危機?對此只有一個回答:虛張聲勢。
- 人們對股市趨勢的描寫是強是弱,完全取決於人們的立場。同樣的行情,一個說強,另一個卻說弱。
- 如果我預見未來一年股市的發展,其他人就會一整年把我當成胡思亂想的人。
- 作多傻瓜能承受股市下跌的損失,卻無法承受股市上漲而錯過的獲利。
- 任何沒有自己見解的人,就不能投入股市。
- 一個沒有思考、證據、動機的股市遊戲者,和輪盤的遊戲者,一樣都是賭徒。
- 人們無法教授經濟,而是必須親自經歷,並生存下來。
- 在行情低落時捧著現金加入股市的人,和正往餐廳路上飢餓的人,是同樣的享受。
- 對猶豫不決的人來說,行情不是太高就是太低;而決定不是太晚就是太早。
- 買股票時需要想像力,賣股票時需要明智。
- 我們在晚上必要有主意,早晨持批評觀點,而中午就要作出決定。
- 股市,其實是一個劇院,總是上演同一齣戲,但卻掛上不同的劇名。
- 政府必須詭計多端,才能不用暴力維持金融秩序。
- 經濟專家是蒙著眼睛戰鬥的古羅馬鬥士。
- 在經濟議題上公佈真相,甚至建議有益的事,都是為自己樹敵的最好方法。
- 伏爾泰(Voltaire)曾說:「每一件壞事都可能有好的結果。」極適用於股市。
- 對行情發展重要的不是今天發生的事,而是明天和後天將發生的事。因為今天發生的事已經被行情吸收。
- 只有那些即使沒錢也受我尊敬的百萬富翁,能讓我留下深刻的印象。
- 多數擁有賺大錢特質的人,卻不具備享受金錢的特質。
- 在股市上經常是感覺告訴我們應該做什麼,而理智告訴我們應該避免什麼。
- 在股市,有時一個模稜兩可的建議比一個清楚明確的建議更好。
- 人們真的要在一段時間之後,才懂得學過的東西(我想到我的講座)。
- 不論是在大或小的交易所,遊戲者的反應總是相同,因為投資者和經理人的反應是很難區別的。
- 買入時要浪漫,賣出時要現實,在此之間應該睡覺。
- 股市上掃得好的不是新掃帚,而是老掃帚。
- 誰在股市上過於重視小節,就不配做大事。
- 在爆炸之前和危機之後總是一片寂靜,其間發生的,只是歇斯底里的噪音。
- 只有聰明的投資人可以理解放空投機。傻瓜不會明白,怎麼能賣出自己還沒擁有的東西。
- 股市專家和財經學者經常出現正確的論述是很危險的,同行會忌妒,並不耐煩地等著,在下一次錯誤中把他逮個正著。
- 法國作曲家艾伯特(Jacques Ibert)說,藝術的10%由靈感組成,90%是汗水。股市上的汗水當然是經驗。
- 股市上人人皆知的東西不會令我坐立不安。
- 通貨膨脹是債權人的地獄,債務人的天堂。
- 羅思徹爾德曾說:「誰在股市上隨我而動,將得到壞經歷。」
- 90%的股市遊戲者沒有主意,更不用提思想,甚至連賭徒和彩票買主都有主意和動機,股市遊戲者多數隨波逐流。
- 一位維也納大銀行的總裁在通貨膨脹期間說:「我們不聰明,也不能幹,我們高雅。」我想他今天做不成什麼大事。
- 針對瘋狂的投機熱最安全的剎車就是損失。
- 股市中的人們不必什麼都知道,只需理解,但即使什麼都理解,也不必什麼都去做。
- 即使最激情的股市投機者也可以休息一會兒、觀望一段時期。
- 我經常問自己,在股市營業時,究竟是去交易所,還是去釣魚更有益。在交易所雖然能獲得一點建議然後反向操作,但釣魚卻更能思考什麼不該做。
- 用客戶的錢投機又運氣不好的銀行工作者,經常變成騙子,運氣好的則成天才。
- 很多股市投資人在年輕時就花掉日後所賺的錢。
- 我的心在左邊,我的頭在右邊,而我的錢包早已在美國了。
- 股市上半個真相是一整個謊言。
- 魔鬼為了懲罰人類而發明了股市,因為人們相信上帝能從虛無中創造出東西。
- 企業管理者、工程師、經濟學者和其他專家應離股市遠一點,因為股市對他們來說是一個危險的陷阱,而他們卻想用科學的方法接近它。對他們我只能引用但丁的詩:「讓我們接受,希望消失了。」
- 關於錢,只有兩個字:「更多!」
- 永遠不許愛上一支股票,因為當緊急信號出現時,必須與之分手。
- 永遠不必追逐電車和股票,只要耐心,下一趟一定會來的。
- 股市上最難的兩件事是:接受損失和不贏小利,更難的是有自己的獨立見解,做多數人相反的事。
- 如果股市投機這麼容易的話,就沒有礦工、伐木工和其他重體力工人了,每個人都是投機者。
- 真正有主見的是能不藉任何理由就謝絕邀請的人。
- 當樂觀的人變成悲觀者的那一天,可能就是行情反轉的轉淚點。反之亦然,當天生的悲觀者變成樂觀者時,人們必須以最快的速度退出股市。
- 要想在社會上具有影響力的階層中取得成就,必須十分幼稚地表現,但十分清醒地思考。
- 在股市因專家的建議而賺錢是一次成功;沒有專家的建議而賺錢是更大的成功;如果與專家建議相反行事而賺錢,則是一個了不起的成功。
- 有一次我坐在著名股市大師的課堂裡,實在聽不下他那荒謬的分析,站了起來,鄰座問我:「您這就想離開我們嗎?」「離開?」我回答:「不,我走。」
一個投機者的告白之證券心理學,短期的漲跌有90%受心理因素的影響。
最不好的股票就是所謂的『概念股』,因為它完全不隨趨勢走動,它所表現的,不過是十萬名歇斯底里的股票專家或所謂半調子行家的反應罷了,而這些人往往說變就變。連我也猜不透,大眾對某個事件、某則消息,倒底會有正面或負面的反應。這是因為一條新聞對經濟的進展會有何種影響、對股市整體是利是弊、對自己的投資是好是壞,基本上交易人都一無所知。股市往往像個酒鬼般,聽到好消息哭,聽到壞消息笑。
行情發展的解讀總是事後才出現,也就是『行情造就報導,而非報導造就行情』。
行情上漲時,營收愈高,就會有愈多股票由「強手」轉至「弱手」,也就是由意志堅定的人手中轉換到意志容易動搖的人手中。一旦所有股票為意志薄弱之人持有,經濟危機肯定不遠了。
我不曾在股市中見到任何成功的圖表解盤家,因為他們通常都步上破產一途。
對一個狂熱分子而言,最大的不幸莫過於他的遊戲系統一開始便成功,之後他就會變得更加狂熱。從前,維也納流傳著這種說法:「猶太人在損失最後一千元後,便失去理智。」現在則改成:「玩家在贏得第一個一千元後,便喪失理智。」輪盤玩家會享受到贏的快感,這是肯定的,不過,他的第二大樂趣就是輸,因為他把過度緊狂的感覺當成一種娛樂,不同是為了錢。
儘管我鄙視那些每天殺進殺出買賣股票的人,不過,我承認如果沒有他們,股市就不成股市;沒有股市,資本主義就不可能存在,因為愈多的寄生蟲參與股市遊戲,營業額及資金流動就愈大;愈多的資金流動對投資者的保障愈大,他可以在高度流動的市場中,隨時賣掉股票。
在每一次股市蕭條後,雖然人們對股票感到厭惡,但隨著時間流逝,人們就會忘記過去的種種傷害,又會像飛蛾撲火般,再次受到股市吸引。
大膽分析重要事件是我的拿手絕活,但這些事件不一定如人所預料地,總是反映在股市行情上。股市行情的反應經常是短暫反常,總要過一段時間才會按我的期望發展。
現實世界中,資本主義需要貨幣、資金及流通,才能讓世界欣欣向榮,讓所有人分享愈來愈富裕的生活,窮人不會再更窮,而有錢的人可以更富有。
資金這一項變數完全取決於長期利率的高低。
股票本益比的評估也純粹是一項心理變數,假設某一股票的本益比是15,市場分析師認為這個數字過低,那麼他會說此一股票的行情被市場低估了。但是過了一段時間之後,他又會有完全相反的看法,認為本益比15太高了。尤其是處於虧損狀態的公司時,這樣的分析更顯得偏頗,按這群分析師的說法,投資人根本不該碰這種公司的股票,因為它們的本益比全部都是負的。但是,我投資過最賺錢的股票,卻往往是這種公司的股票。
經驗告訴我們:一定可以達成目標,只是中間的路程絕不是一條直線。概念股的行情走向如果真的符合邏輯,那麼一切就沒有問題。問題在於,根本無法預測時間點,這一點會讓我們花費更多時間來思考,而所得的結論甚至還有可能背道而馳。
當股票的買賣不單是出於慎重的思考時,技術面的操作情形甚至比基本面的影響還要大。
在戰爭期間,如果投資人認為和平將近,那麼他們就會開始買股票,於是股市行情在還是戰亂時,就已經上漲了。但到了真正簽署停火協定時,預期的利多行情反而不會發生,這就是『既成事實效應』,而這點在股市行情走勢中占相當重要的意義。
投資人的邏輯判斷是以基本面為基礎,其中包含統計、經濟、政治因素及其他重大要素。但是由這些因素所歸納的結果,會被之前提及的技術面分析掩蓋而失效。
投資人心中不免有這樣的疑問,為什麼股市會在經濟衰退時成長,在經濟繁榮時下跌?可以如此解釋:股市行情雖然和經濟景氣相有關連,也遵循同一個法則,但二者卻不是同時發生的。
景氣突然很興盛、工商貿易十分活絡、有大筆資金可以用來擴張經濟發展時,有關當局(政府相關部會及貨幣發行銀行)會採取較緊縮的政策,他們會調高利率,嚴格限制貸款申請資格,避免經濟景氣過熱。事實上,股價行情的發展經常和基本面背道而馳,經濟蓬勃時,因為企業需要將所有可用資金投資於公司本身,所以利率較高,資金流動也比較差。
當經濟蕭條及利率調降時,股市通常會上漲,雖然當時的基本面(如公司獲利及分配股息)並不利於股市如此發展。
想要用科學方法預測股市行情的人,不是江湖騙子,就是蠢蛋,要不然就是兼具此二種身分的人。
股票族就好像在一個伸手不見五指的暗室裡,已經在這裡面待了數十年,一定會比第一次進來這個房間的人,更快熟悉裡面的環境。
股市景氣的成長其實相當緩和,幾乎讓人感受不到它的存在。相較之下,股災卻在一夕之間來熱洶洶,讓一切財產化為烏有。
只有損失才是真實的,獲利不過是一種錯覺。
股市由高檔驟跌25%後,接著就得花五年的時間回補,如此走勢不是什麼新鮮事,我自己就經歷過20次。
指數期貨斷頭、證券信託機構大量拋售及投資大眾的恐慌心理,集結成1987年金融市場的暴風雨。
自動成交系統是建立在許多股市投資人都有的這項原則:「放任獲利成長,限制損失範圍。」但長達70年的經驗告訴我,只有長期投資和反向操作才能在股市中賺大錢。使用自動成交系統有時獲利、有時虧損,但投資人最後一定會破產。
在資本主義中沒有無風險的獲利,若不是有一些冒險家拿自己的錢作賭注,讓想像力自由延伸,就不會有蒸汽機的發明和今日的汽車或電腦,也不會有美國摩天大樓、埃及的蘇伊士運河或其他的世界奇觀。
垃圾債券的利息比一般還要高,隨著一天天過去,債券持有人會處於較有利的位置。大約四年後,當初的買價就可以以複利的方式回收了。
美國聯準會絕不會允許美國發生經濟衰退,而會供給足夠的流動資金以穩定美國經濟。
對小小利潤感到自豪的人,不值得獲得龐大利潤。
大部分的投機者有個壞習慣,當他們的股票上漲了一些些,就到處吹噓,得到利潤就大肆宣揚,有了損失就沉默不語。他們預言所有的行情,並一再重複:「我早就跟你說過了嘛!」他們總是買在最低點,賣在最高價,但我認為他們在說謊。
投機者從別人的愚蠢所獲得的利益,往往比靠自己智慧得來的多。
如果大多數的民眾都把錢存在銀行不動,市面上流通的錢就會愈來愈少,購買力降低,而存款利率又不足以抵銷耗損的金錢。股票反而是一項較好的投資,雖然股票會有風險,但總比定存的投資形式要多獲利好幾倍。
從1925年開始,中等股票價格漲幅超過百倍,高等股票則漲了25倍,而定存和貸款的表現則為12。法國人在上個世紀說:「像股票持有人一樣愚蠢。」如今的說法則為:「像股票持有人一樣聰明。」
一家逆轉前的企業的股票,讓我們賺大錢的機會,比一般股票高得多。一家幾乎破產的企業,只要最後沒倒閉,它的股票就可能上漲好幾倍,而一家健全的公司,雖然獲利也穩健,但反映在行情上的成長空間,卻相對比較少。
人們相信一段持續性的經濟發展,絕對有利於股市行情:錯!經濟成長需要大量資本直接投入,如果銀行吸走大部分存款,留給投資有價證券的不太多,那市場還是漲不起來。更有甚者,銀行會提高利息,以便煞住隨經濟繁榮可能發生的通貨膨脹,所以經濟榮景有利的結果要過一陣子後,才會展現出來。
股市於景氣衰退時開始上漲,因為當商業及投資環境疲軟不振時,需要的資本和金錢也同步減少,少量的錢,就足以讓股市上漲。加上不少錢都堆在銀行裡,閒得發慌,雖然錢存起來有利息可拿,但利息其實比股票收益或股利還要低,這時資金,就會從銀行體系中逼出來,使得交易市場活絡,股市當然就上漲。
我個人做投資決策時,通常先看流動資金水位,因為大眾的心理飄忽不定,可能一秒鐘之內,就從一個極端陷入另一個極端。
想像有一個大浴缸和小浴缸並列,大浴缸代表整體經濟成長產生的資金,小浴缸則為注入到股市的資金。經濟成長會帶來存款增加、外匯流入、貿易收入增加以及外國資金流入,代表資金供給面的水,大量流入大浴缸中,若在此時,私部門及公部門投資減低,資金需求面相對減緩,整體資金進入大於流出,大浴缸內的水平面會上升。當水溢出來時,就流到小浴缸(股市),然後把行情往上拉。
固執投資人擁有四個特質:想法、耐性、資金、運氣。
一個「買超(overbought)」、有貸款負擔的市場危險無比,甚至隨時崩盤,這是典型的「不切實際的市場」。一大堆素無經驗、舉旗不定的股票持有人,只會受氣氛傳染,火速跳上行駛中的火車。他們一無經驗,二缺強大的神經,況且財務狀況也不容許他們買股票。
股票族就好像在一個伸手不見五指的暗室裡,已經在這裡面待了數十年,一定會比第一次進來這個房間的人,更快熟悉裡面的環境。
股市景氣的成長其實相當緩和,幾乎讓人感受不到它的存在。相較之下,股災卻在一夕之間來熱洶洶,讓一切財產化為烏有。
只有損失才是真實的,獲利不過是一種錯覺。
股市由高檔驟跌25%後,接著就得花五年的時間回補,如此走勢不是什麼新鮮事,我自己就經歷過20次。
指數期貨斷頭、證券信託機構大量拋售及投資大眾的恐慌心理,集結成1987年金融市場的暴風雨。
自動成交系統是建立在許多股市投資人都有的這項原則:「放任獲利成長,限制損失範圍。」但長達70年的經驗告訴我,只有長期投資和反向操作才能在股市中賺大錢。使用自動成交系統有時獲利、有時虧損,但投資人最後一定會破產。
在資本主義中沒有無風險的獲利,若不是有一些冒險家拿自己的錢作賭注,讓想像力自由延伸,就不會有蒸汽機的發明和今日的汽車或電腦,也不會有美國摩天大樓、埃及的蘇伊士運河或其他的世界奇觀。
垃圾債券的利息比一般還要高,隨著一天天過去,債券持有人會處於較有利的位置。大約四年後,當初的買價就可以以複利的方式回收了。
美國聯準會絕不會允許美國發生經濟衰退,而會供給足夠的流動資金以穩定美國經濟。
對小小利潤感到自豪的人,不值得獲得龐大利潤。
大部分的投機者有個壞習慣,當他們的股票上漲了一些些,就到處吹噓,得到利潤就大肆宣揚,有了損失就沉默不語。他們預言所有的行情,並一再重複:「我早就跟你說過了嘛!」他們總是買在最低點,賣在最高價,但我認為他們在說謊。
投機者從別人的愚蠢所獲得的利益,往往比靠自己智慧得來的多。
如果大多數的民眾都把錢存在銀行不動,市面上流通的錢就會愈來愈少,購買力降低,而存款利率又不足以抵銷耗損的金錢。股票反而是一項較好的投資,雖然股票會有風險,但總比定存的投資形式要多獲利好幾倍。
從1925年開始,中等股票價格漲幅超過百倍,高等股票則漲了25倍,而定存和貸款的表現則為12。法國人在上個世紀說:「像股票持有人一樣愚蠢。」如今的說法則為:「像股票持有人一樣聰明。」
一家逆轉前的企業的股票,讓我們賺大錢的機會,比一般股票高得多。一家幾乎破產的企業,只要最後沒倒閉,它的股票就可能上漲好幾倍,而一家健全的公司,雖然獲利也穩健,但反映在行情上的成長空間,卻相對比較少。
人們相信一段持續性的經濟發展,絕對有利於股市行情:錯!經濟成長需要大量資本直接投入,如果銀行吸走大部分存款,留給投資有價證券的不太多,那市場還是漲不起來。更有甚者,銀行會提高利息,以便煞住隨經濟繁榮可能發生的通貨膨脹,所以經濟榮景有利的結果要過一陣子後,才會展現出來。
股市於景氣衰退時開始上漲,因為當商業及投資環境疲軟不振時,需要的資本和金錢也同步減少,少量的錢,就足以讓股市上漲。加上不少錢都堆在銀行裡,閒得發慌,雖然錢存起來有利息可拿,但利息其實比股票收益或股利還要低,這時資金,就會從銀行體系中逼出來,使得交易市場活絡,股市當然就上漲。
我個人做投資決策時,通常先看流動資金水位,因為大眾的心理飄忽不定,可能一秒鐘之內,就從一個極端陷入另一個極端。
想像有一個大浴缸和小浴缸並列,大浴缸代表整體經濟成長產生的資金,小浴缸則為注入到股市的資金。經濟成長會帶來存款增加、外匯流入、貿易收入增加以及外國資金流入,代表資金供給面的水,大量流入大浴缸中,若在此時,私部門及公部門投資減低,資金需求面相對減緩,整體資金進入大於流出,大浴缸內的水平面會上升。當水溢出來時,就流到小浴缸(股市),然後把行情往上拉。
固執投資人擁有四個特質:想法、耐性、資金、運氣。
一個「買超(overbought)」、有貸款負擔的市場危險無比,甚至隨時崩盤,這是典型的「不切實際的市場」。一大堆素無經驗、舉旗不定的股票持有人,只會受氣氛傳染,火速跳上行駛中的火車。他們一無經驗,二缺強大的神經,況且財務狀況也不容許他們買股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