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菲特的投資原則:股神唯一授權,寫給合夥人的備忘錄

巴菲特的投資原則:股神唯一授權,寫給合夥人的備忘錄
Warren Buffett’s Ground Rules: Words of Wisdom from the Partnership Letters of the World’s Greatest Investor

作者: 傑瑞米.米勒
原文作者:Jeremy Miller

在書中有很多巴菲特的信件,不難看出巴菲特是一個很注重原則的人,在書中把投資分成很多類像是反向分散投資策略(contrarian diversification strategy)、複利作用,以及穩健(而非傳統)的決策程序。而書中也闡述巴菲特三種主要「操作方法」,包括低估型投資、套利型投資和控制型投資。但是最重要的還是巴菲特的穩健和紀律原則,這些原則才是最值得學習的。有興趣的人可以買書來看~

以下是簡單介紹:

一開始介紹葛拉漢的投資原則最重要的兩個理念:
  • 1.市場先生
  • 2.擁有股票就等於擁有公司
並基於市場先生的理念衍生出一個很重要的理念就是-不預測市場走勢。
巴菲特喜歡引用葛拉漢的這句話作註解:投機並不犯法,也非不道德,但也沒有很厚的油水。

這些股票有時會很快大漲,但很多時候要等很多年。我們買進的時候很難知道應該上漲的具體原因。但是因為他們缺乏魅力,或遲遲沒有出現立即獲得市場青睞的因素,因此得以用非常便宜的價格買進。因為買進價格夠低,所以可以獲得許多價值。這讓每筆交易創造出令人放心的安全邊際。這種股票的安全邊際加上適度分散投資,就會產生一個安全、有升值潛力的誘人投資組合。

這有兩種類型:
  • 一、經營者評價法(the private owner method):評估個別股票的實質價值,也就是估算掌握充分資訊的經營者會願意付多少錢收購整家公司,而許多低估型股票的買進價格顯著低於他估算的公司實質價值。這些公司往往是小企業,如果股價沉寂夠久,累計買進的股權可能大到足以影響公司的經營。他實際上願意成為掌握充分資訊的經營者。
  • 二、相對低估型股票(Generals-Relatively Undervalued):規模大到不可能全面收購的股票,條件是他認為這些股票的價值相對於同業來說顯得低估。這種方法風險稍高一些。巴菲特會藉由避險操作減輕風險,也就是買進這類型股票時,會放空業務相近但價格較昂貴的股票。
但低估型股票還是比套利型和控制型股票更容易受到股市漲跌周期的影響。

投資低估型股票的訣竅在於做好價值評估工作。實質價值的估算有很多方式,不過大致上是以公司的價值和獲利能力來估算,各有適用的時機,也互有關聯:任何資產的價值總是與產生的獲利多寡有關。不過,視情況通常會有一種方法比較合用。

價值投資法有一點非常特別,而且有重要意義。通常一種新的投資觀念或有規則的交易系統出現並證實有效之後,市場人士會紛紛採用,結果新方法所貢獻的超額報酬會因此消失。但盡管數十年來已有大量證據顯示這種策略非常有效,買進便宜股票的簡單策略至今仍沒有失效。

以下是評估低估型股票投資標的可用的一套步驟:
  • 1. 方向:了解該標的需要怎樣的工具或專門知識?我具備這些條件嗎?
  • 2. 分析:公司和產業固有的經濟狀況如何?這跟獲利和現金流的長期展望有什麼關係?
  • 3. 反向思考:我有可能判斷錯誤嗎?如果我錯了,會損失多少?
  • 4. 價值判斷:公司目前的實質價值是多少?他正以多快的速度成長或萎縮?
  • 5. 比較:適當衡量損失風險和潛在報酬之後,相對於折現的實質價值,股價是否比其他潛在標的更誘人?
如果你無法完成整套步驟,請以一段文字記下那個投資標的的優點。如果中途遇到無法解決的難題,你可以再做一些研究,或是把那個標的歸入太難的類型,轉而研究其他標的。
這類型的投資往往賦予我們一種有利的情況,就像弓上有兩條弦,可以利用外部因素促成股價上漲,或是以便宜的價格買進股票,控制公司;雖然前者代表絕大多數的情況,但後者是多數投資項目所沒有的一種保險。

評估套利機會時必須考慮的四個問題:
  • 1. 以公布的交易成功機率有多高?
  • 2. 交易需多久才能完成?
  • 3. 更好的交易出現的可能性有多大?
  • 4. 交易如果破局會有什麼後果?
企業在營運上只有三種方法增進自身價值:
  • 1. 提高銷售額
  • 2. 降低成本對銷售額的百分比
  • 3. 降低資產價值對銷售額的比率
  • 還有兩種財務方法:
  • 4. 提高財務槓桿
  • 5. 降低稅率

總結:
  • 好企業的素質
    • 管理者必須誠信對待鼓動,以股東利益為最優先考慮
    • 企業賺取最多的現金,並做最明智地運用。(讓公司賺更多的錢)
      • 像是盈餘再投資計畫,股息股利分派,買回庫藏股。
    • 公司創造的淨利必須夠高
    • 企業市場價值的增高程度超過保留盈餘
  • 便宜價格
    • 巴菲特決定價值的方法之一是估計企業創造的未來現金流量,然後運用公債長期殖利率作為貼現因子,計算未來現金流量的總額
    • 企業價值知道後,才開始考慮股價跟安全邊際,如果價格低於價值,就會買進,反之。
  • 投資管理
    • 買進企業,而不是股票,所以必須徹底了解相關企業
  • 巴菲特之道
    • 不須理會股票市場的價格波動,因為難以預測。所以也不需針對價格做投機。投資人應該留意個別企業,研究其表現之所以傑出的理由
    • 控制情緒。當大家恐懼時,你必須貪婪;當大家貪婪時,你必須恐懼。
    • 投資態度要像投資整家企業一樣嚴謹。在自己的優勢範圍內做投資,徹底了解自己的投資
    • 異單做成投資決定/決策,就必須絕對堅持。時間會凸顯好企業,摧毀平庸者
    • 按照便宜的價格買進好企業
    • 比較企業價值與股票價格,傑已決定便宜的價格。唯有股價顯著低於企業價值,才該買進。(安全邊際)
    • 集中火力於少數好股票,安全性優於分散投資平庸的股票
    • 企業會把資源投入賺錢的部門,所以投資人也應該抱好表現好的股票
    • 自行做研究,全心投入,不用理會別人意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