餐巾紙的背後

作者丹.羅姆 (Dan Roam) 曾提出一套視覺化思考與溝通方法,稱之為「SQVID」。

SQVID 由五個元素組成:簡單(Simple)、質量(Quality)、想法(Vision)、個體(Individual)和變化(Delta / change)。如圖所示,每個元素都有其對應的另一端。

依自己想表達的事物,選用10種情境來描繪,可呈現不同的結果。如以蘋果為例,說明如下:

簡單:一顆蘋果。    精細:數棵結滿蘋果的樹。
質量:渾圓有光澤。   數量:蘋果所含成分。
想法:熱蘋果派。    做法:蘋果派製作步驟。
個體:蘋果切片。    比較:與草莓、香蕉等相比。
變化:吃光果肉的蘋果。 現狀:蘋果的種子。

視覺思考的4個步驟:


  • (1) 觀看(Look):蒐集+過濾
    • 1. 盡量蒐集眼前一切資訊。
    • 2. 把東西攤開,這樣才能看得明白。
  • (2) 觀察(See):選擇+歸類
    • 1. 建立資訊的基本座標:6W
      • 看到為何物(Who/What)。
      • 看到物件數量(How much)。
      • 看到物件在空間中的位置(Where)。
      • 看到時間的推移(When)。
      • 看到前因後果(How)。
      • 對原因有所掌握(Why)。
      • Who/What + How much + Where + When = How。
      • Who/What + How much + Where + When + How = Why。
    • 2. 練習視覺分類:
      • 趨近性(位置接近)、顏色、大小、方位(角度)、方向、形狀、明暗。
  • (3) 設想(Imagine):看到沒有出現的東西
    • 1. 想法的分類系統架構:SQVID
      • S:簡單(Simple) <-> 精細(Elaborate)
      • Q:質(Quality) <-> 量(Quantity)
      • V:想法(Vision) <-> 做法(Execution)
      • I:個別(Individual) <-> 比較(Comparason)
      • D:變化(Delta) <-> 現狀(Status quo)
    • 2. 理性 vs. 感性:
      • 左半邊偏右腦思考(感性),右半邊偏左腦思考(理性)。
      • 在與對方溝通時,可以針對對方屬性選擇圖形的種類。
    • 3. SQVID按部就班來
      • Step 1:取一張紙。畫個圓圈,寫上主題。
      • Step 2:取五張紙。在每張紙上各針對SQVID不同面向,畫上你的想法。
  • (4) 展示(Show):清楚呈現你的想法
    • 1. 外觀圖(+屬性表):Who/What,由物體本身的物理特徵決定。
    • 2. 條型圖/餅狀圖:How much,物體的相對數量。
    • 3. 地圖/架構圖:Where,物體在空間的位置。
    • 4. 時程圖:When,物體在時間的位置。
    • 5. 流程圖:How,物體彼此間的作用。
    • 6. 多重變數圖:Why,包含兩種以上的情況。
  • 可結合SQVID畫出不同風貌的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