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dward de Bono - 六項思考帽/再沒有問題找問題

Edward de Bono,在1960年代末期提出「水平思考」方式,改變了日常人採用「垂直思考」方式容易出現的問題。

水平思考(Lateral thinking),又稱橫向思維、非線性思維,「觸類旁通」,指使用較不直接的、具有創造力並且理智的一種解決問題方式。它也用於統傳直線式的邏輯形式(即「垂直思考」)以外的思考方式。

於1967年的著作《新的思考:水平思考的應用》(New Think: The Use of Lateral Thinking)。波諾提出了"所羅門的審判"所為例子,其中所羅門王為解決一項孩子母親的身份爭議,命令將孩子切成兩半,根據繼後的反應判斷出真假母親的身份。波諾亦將幽默理解為橫向思考的一種,指出幽默是將熟悉的樣式轉換為具有意外性的新樣式,在引人發笑同時,讓人發現到舊有事物可以使用一種未廣為人知的新思維方式來理解。

海龜湯即為一種著名的水平思考遊戲。

六頂思考帽(Six Thinking hats)
  • 白色思考帽:中立而客觀。白色思考帽代表客觀的事實與數據。我們需要得到什麼資訊?
  • 紅色思考帽:暗示著憤怒與情感。紅色思考帽代表情緒上的感覺、直覺和預感。現在你感覺這個怎麼樣?但你不必刻意去證明你的感覺。
  • 黑色思考帽:負面。黑色思考帽也就是考慮事物的負面因素,它是對事物負面因素的注意、判斷和評估。這是真的嗎?它會起作用嗎?缺點是什麼?它有什麼問題?為什麼不能做。
  • 黃色思考帽:耀眼、正面。黃色思考帽代表樂觀、希望與正面思想。為什麼這個值得做?為什麼可以作這件事?它為什麼會起作用?
  • 綠色思考帽:草地的顏色。綠色思考帽代表創意與創造性新的想法。有不同的想法?新的想法、建議和假設是什麼?可能的解決辦法和行動的過程是什麼?其他可能的選擇是什麼?
  • 藍色思考帽:天空的顏色。藍色思考帽代表思維過程的控制與組織。它可以控制其他思考帽的使用。
使用六個想法的帽子的主要目的是:
  • 聚焦並且改進想法的過程
  • 鼓勵創造性,平行和水平思考
  • 改進溝通
  • 加速做決定
  • 避免辯論
  • 當你要擴展看問題的視野,讓思考更周全透徹時,請做PMI練習;
  • 當你期望看到別人沒看到的,想出別人沒想到的,請做APC練習;
  • 當你想從既定的模式中逃脫,讓自己的思考更具創造力,請做po移動練習;
  • 當訊息龐雜你無法做縝密的系統性且長遠性的思考,請做CAF及C&S練習;
  • 如果你的觀點老是與人對立,應該要做ADI或OPV練習,學著戳破別人的邏輯泡泡;
  • 如果你擔心自己會被直覺牽著走,做出後悔一輩子的決定,請做HV與LV練習;
  • 如果你在設計行動方案時卡住了,可以運用「倒退進行」思考法重新啟動;
  • 當你猶豫到底該選哪一個、如何跳出決策的框架時,「布里丹的驢子法」、「最佳生息地法」、「要是……」等十種決策法可以讓你做出最佳的決定。
  • 狄波諾傳授「TEC:標的—探究—推斷」練習法,
【第1講】思考是一種技能:學校沒教的思考力
智力陷阱∕練習不保證改善技巧∕學校真的有在教「思考」? ∕批判性思考只是汽車的一輪∕重點不在邏輯,而是知覺∕改進思考工具

【第2講】正面.負面.有趣面:戴上思考的眼鏡
簡單到不需要學習∕P:正面∕M:負面∕I:有趣面∕戴上眼鏡再掃瞄∕有趣面不管正反面∕來做個PMI好唄?∕從想一次到想兩次∕練習引導知覺∕隨堂練習

【第3講】如果選項有兩個,選第三個:在「沒有問題」裡找問題
簡單的替代∕稍難的替代:L遊戲∕更難的替代:關不掉的鬧鐘∕村莊維納斯效應∕「針對特定論點」玩玩APC∕解釋:往油箱裡倒啤酒∕假設:過程還是答案?∕觀點:我的困難也是對手的困難∕問題:你想到的別人想得到嗎?∕回顧:在「沒有問題」裡找問題∕設計:找出真正不同類型的辦法∕決策:足夠的替代選項∕行動方案:如果有兩個,選第三個∕預測:看現在想未來∕現實:你永遠想不出最好的主意∕克服尋求安穩的習性∕隨堂練習

【第4講】沙盤、膠盤還是黏液盤?思考是為了不必再思考
會爬牆不如爬對牆∕誰會花一個月過馬路?∕心智會自動跟著模式走∕你的心智:沙盤、膠盤還是黏液盤?∕思考是為了不必再思考∕辨識:人類心智最了不起的特質∕模式錯,步步錯∕抽取:隱藏的模式∕歸類:要歸併,也要分化∕分析:拆解,檢視∕覺察、覺察再覺察∕藝術:經驗的特殊管道∕退一步,海闊天空∕隨堂練習

【第5講】錯誤、意外和幽默:從既定的模式中脫逃
改變模式的機制:錯誤、意外和幽默∕幽默:跳脫模式的最佳途徑∕後見之明與洞見之明∕既有創造力,何需水平思考?∕水平思考:一個中性的程序∕判斷或「移動」:思考的換檔∕po是啥東西?∕找到一塊踏腳石∕隨堂練習∕「理所當然」逃脫法∕隨堂練習∕隨機刺激法∕隨堂練習∕水平思考的普遍應用∕為什麼日本人最愛我的書?

【第6講】要資訊,更要思考:射擊式問題.釣魚式問題
運作力:學校沒教的∕經驗掃瞄:點對點有缺點∕CAF:考量所有因素∕隨堂練習∕C&S:結果與後續∕隨堂練習∕密密閱讀,細細聆聽∕邏輯:獲取和建構資訊∕利用資訊:哪裡找、怎麼找∕要射擊,也要會釣魚∕隨堂練習∕實驗:尋求答案的一種提問∕選擇資訊:恰當的,還是正確的?∕FI-FO:資訊內─資訊外∕隨堂練習∕資訊思考雙刀流

【第7講】戳破邏輯泡泡:想想其他人在想什麼
Exlectics:建設性替代模式∕EBS:檢驗正反面∕隨堂練習∕ADI:同意.不同意.不相干∕隨堂練習∕知覺的「邏輯泡泡」∕隨堂練習∕OPV:其他人的觀點∕隨堂練習∕建設性設計:畫一幅更詳盡的圖∕協商裡的「變異價值」∕溝通:用接收者聽得懂的語言∕

【第8講】用思考帶領直覺:用知覺改變感覺
先思考,再直覺∕三種狀況下的情緒∕知覺可以改變感覺!∕價值觀:情緒的變頻器∕HV與LV:高價值與低價值∕隨堂練習∕價值承載言詞有何價值?∕覺察偽裝的思考

【第9講】跳脫框架:決策前框架.決策後框架
決策前框架:要先思考什麼?∕替代選項是怎麼跑出來的?∕價值觀與優先順序∕決策後框架:該考慮哪些?∕適合現實環境者先行∕考量現實,推測未來∕隨堂練習

【第10講】學校沒教的運作力:拆散卡住你的條件匣
運作力:實踐所需的技能∕做事情的三種方式∕有目標,就有次目標∕AGO:標的─目的─目標∕隨堂練習∕標靶:讓它變得又寬又近∕有戰略,也要有戰術∕「倒退進行」思考法∕哪個「條件匣」卡住了你?∕計畫趕不上變化?∕宏觀調控∕人:選擇對的人來做對的事∕風險:每個機會都有風險∕限制:也許持續也許轉變∕資源:能量和行動的工具∕未來:誰的作為攸關你的將來?∕日常生活也用得到的法寶

【第11講】我是一個思考者!練習練習再練習
掌控,隨意∕專注,聚焦∕自信,不是自負∕能享受才會覺得有趣∕自我形象:「我是一個思考者!」∕時間紀律帶來思考自由∕你想要有什麼收穫?∕隨堂練習∕對思考的思考∕TEC架構:標的─探究─推斷架構∕5分鐘思考∕符號化TEC∕隨堂練習∕PISCO:目標─輸入─解決辦法─選擇─操作∕符號化PISCO∕隨堂練習∕串聯TEC與PISCO∕練習多了,思考才會迷人∕思考俱樂部∕讓思考技能成為第二天性∕按部就班最有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