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談刻意練習的核心:
- * 訂定具體目標
- * 講求專注
- * 需要高手意見回饋
業餘者:用捷思去做事,沒有目標要讓自己提升某些能力,只想打著打著就會進步,
一切用最原始、最直覺的判斷去做事,
直白的來講是沒有思維成分的練習。就算是注重反應能力的運動,
也該讓自己的「捷思圈」擴展,而非單純只用最原始的捷思集合
天真的練習,基本上只是反覆地做某件 事情,並指望只靠那種反覆,就能提高表現和水平。
刻意練習者:捷思與思維並進,思維可以停下腳步思考自己哪裡不足,
並想有效率的提升自己。而且刻意練習會讓自己的「捷思集合」擴展,
只靠捷思無法讓其集合的廣度擴展,需要捷思與思維的互相協同才能慢慢拓展捷思的廣度
「刻意練習」有幾個重點:
- 1. 定義明確的具體目標。如果你是籃球員,"我要成為下一個Jordan 這樣是不夠的,具體的目標應該是將之拆解為一步步明確的小目標,比如透過某種重訓方式增加手臂和腿部肌力,進而提高遠投命中率和跳躍力,或者是修正罰球姿勢提高罰球命中率至 85%以上等等。要為達到那些目標制訂一個計劃,並且想出監測你的進步的方法。
- 2. 專注練習。要想取得進步,必須完全把注意力集中在你的任務上,隨意的練習不會有進步 。
- 3. 辨別傑出人物。推測是什麼使他們變得如此傑出,接著再提出訓練方法,這些方法使你也 能像他們那樣表現卓越。
- 4. 有老師/專家回饋以修正錯誤。一般來講,有意義的正面反饋是保持動機的關鍵要素之一 。這種反饋可能是內部反饋,比如滿足於看到你自己在某件事上的水平提高,也可能是由 其他人提出的外部反饋,但它們對某個人是否能夠在有目的的練習過程中堅持不懈地努力 以提高自己的水平十分重要。
- 5. 跳出舒適圈、漸進式挑戰更高難度的任務。 這是一條基本的真理:如果你從來不迫使自 己走出舒適區,便永遠無法進步。(重點:離開舒適圈,但別離開太遠)
- 6. 嘗試新方法。首先取得進步,然後到了一個瓶頸,被困住了,尋找不同的方法來克服障礙 ,最後找到了這種方法,然後又穩定地提高,直到下一個障礙出現。不管什麼障礙,越過它的最好辦法是從不同方向去想辦法,這也是這種方法需要導師或教練的一個原因。有些 人已經熟悉了你可能遇到的障礙,於是,可以為你提供克服障礙的方法。
- 7. 著重技能的特定面向而不在於知識的學習。知識本身沒有用處,應專注在將其轉化為技能實際應用才有用處。
心智表徵 刻意練習技能產生有效的心智表徵(mental representation),也仰賴心智表徵運作。
心智表徵是一種與我們大腦正在思考的某個物體、某個觀點、某些信息或者其他任何事物相對應的心理結構,或具體或抽象。
舉例來說,一般人看到圍棋對弈 就只是看到一堆黑棋白棋落在棋盤上,圍棋大師卻可以很輕易了解哪方佔優勢以及接下來 棋局可能的發展。
又比如Messi、Ronaldo等足球巨星看到敵隊球員的移動能知道對方採取怎麼樣的戰術,迅速做出反應,但在外行人看來只是一群人在球場上來回奔跑。 由於大腦中的任何變化你無法親眼看見,所以你很容易以為,這些訓練真的不會給你帶來 太大的變化。
不過,這是錯誤的。越來越多的證據表明,大腦的結構與運行都會為了應對各種不同的心理訓練而改變,而且很大程度上像你的肌肉和心血管系統響應體育鍛煉那樣。如果你足夠多地練習做某件事情,你的大腦會改變某些神經元的用途,以幫助完成那件任務。
大多數的刻意練習包括創建更加有效的心智表徵,不論你在練習什麼,都可以使用這些心智表徵。即使訓練的技能主要是身體技能,創建適當的心智表徵也是一個主要因素。
對於所有的心智表徵,有一點是相同的:儘管短時記憶存在局限,但它們使得人們可以迅速地 處理大量信息。 將傑出人物和我們其他人區分開來的主要因素是:他們經過年復一年的練習,已經改變了 大腦中的神經迴路,以創建高度專業化的心智表徵。精心創建的心智表徵的一個主要優勢 是:你可以立即吸收和考慮更多的信息。刻意練習的主要目的是創建有效的心智表徵,而且心智表徵反過來在刻意練習中發揮著重要的作用。
想在沒有老師的情況下,有效和有效率的練習,建議記住三個重點
- 專注投入
- 意見回饋
- 解決問題
將技能分成可以有效重複練習和分析的幾個部分,確定弱點在哪裡,必找出解決方法,像是學英文可以反覆看一個短片,掀開有字幕,在看沒字幕,來確定自己是否聽得懂,切勿進入無效的重複練習,像是一直背單字或無目的的練習
突破瓶頸的方式,就是用新方法來挑戰自己的身體或大腦,像是短片看完了可以看長片或是與人對話
找到持續不懈的動機
切勿遇到撞牆期或高原期而產生帶倦,通常會進入"持續的理由"與"停止的理由"相戰,要讓持續的理由大於停止的理由才可以,有效的做法是安排固定時間並台除其他所有義務和另你分析的事物,好好練習,簡單說就是找出可能干擾訓練的因素,並盡量減低影響
專家養成-從小到大
- 第一階段-產生興趣
- 滿足感或是得到讚賞(家人或其他)
- 第二階段-變得認真
- 培養技能和習慣的同時,也維持興趣與動機
- 協助小孩找到喜觀的相關活動,以維持長時間的動力,切勿主動干涉或幫小孩挑選,以小孩為主
- 在這階段,主要是父母或老師的鼓勵與支持對小孩的進步至關重要,但等到孩子開始嘗到辛苦所帶來的果實後,就會漸漸變成自我激勵
- 第三階段-全心投入
- 在這階段學生常常會為了接受訓練而造老師或學校,並開始突破極限,像是不停破該項目的紀錄
- 這階段的動機,全來自學生本身,家庭可以給予支援的角色
- 技能通常不會隨年齡退步,多是因為訓練減少或中止,不管幾歲的人都可以成為頂尖的專家,像是跑步長青組的客年齡層都有好手,但年紀影響最大的是身體數值像是容易受傷,俗話-老兵不死 只是凋零,已學會的技能只要透過持續鍛鍊,都還會有一定程度
- 但有些運動項目在小孩時期沒練,就無法練成,像是芭蕾舞的一些動作,長大骨頭長到位,就再也無法練習
- 第四階段-開闢新路
- 超越自身領域的既有知識,做出有創意的獨特貢獻,這是最有意思的階段,但最少有人了解,像是畫家畢卡索,他也是從一般畫作畫到獨樹一幟
- 創造力和下苦功跟長時間維持專注練習的能力是相輔相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