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幾天扭傷腳,所以在網路上找了一些方法來看要如何處理
立即處置
剛發生腳踝扭傷時,立即處置的正確與否,與後來痊癒速度有極大的關係,尤其是腫脹的程度,切忌在剛受傷48小時內去搓揉受傷處,因為會越揉越腫!而急性期處置的原則也很簡單,只要記住五字口訣即可--簡稱『PRICE』 !
● Protect--保護預防再受傷
● Rest--休息避免再使用
● Ice--每隔兩小時針對患處作10-15分鐘的冰敷,持續24-48小時
● Compression--可以彈性繃帶包紮壓迫避免繼續腫脹
● Elevation--抬高患處以利消腫
在做完立即的處置後,就應馬上找合格的醫師診治,以確定是否只是單存的韌帶扭傷,或是合併骨折、脫臼還有其他的軟組織受傷。
來源網站:
國家網路醫院
對於急性扭傷的處理原則如下:
(一)找個地方先冷靜的坐下來評估受傷的部位:看 看是否有瘀血、腫脹,是否有傷口;功能是否受損?能否正常的活動,若有關節卡住或變形的現象則可能有骨折產生,需暫時以夾板固定後送醫治療。
(二)冷敷:它是一個最好的特效藥,不但「便宜」 而且十分的有效,冷敷使血管收縮,減少血流量,因而受傷部位較少腫脹,因此也比較不會有脹痛的現象,也使得後續受傷組織的癒合能更加快速。
而要如何冷敷呢?一般只要用毛巾包住冰袋放在腫脹的部位。一次三十分鐘,一天三至四次即可,若在冷敷時有麻木或四肢末端血液循環不良的現象就要暫停,一般冷敷要持續兩至三天。
(三)繃帶壓縮:它可使腫脹部位不會持續擴大,也促使身體組織溶血功能能夠較易發揮功效。
(四)抬高:把受傷部位抬高,比心臟部位高,這樣能減少血流及腫脹,休息兩天。
(五)復健:一般急性期過後大概已不會持續腫脹(三天左右),這時我們必須使血塊能迅速從受傷部位消失,因此必須換成熱敷的動作,一般水溫維持在攝氏四十五度左右,時間跟次數如同冷敷一樣。